法律行为指能发生法律上效力的人们的意志行为,即根据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在社会生活引起法律关系生变更和消灭的最经常的事实。法律行为包括直接意义上的作为,也包括不作为即对于一定行为的抑制。通常又把前者称为积极的法律行为,后者称为消极的法律行为。准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合法行为的一种。指的是行为人以法律规定的条件业已满足为前提,将一定的内心意思表示于外,从而引起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它主要包括意思通知行为观念通知行为和感情表示行为。此三类行为,虽由法律规定而当然发生效力,但均以表示一定心理状态与外部为特征,与法律行为极为相似,故学说上称为准法律行为。所谓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事实行为与民事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1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直接生法律后果,民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3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效果,民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4事实行为的构成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民事行为以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为生效条件。按照现行民法典的规定,事实行为分别包括无因管理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以及侵权行为违约行为遗失物的拾得行为埋藏物的发现行为等。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不包括侵权行为违约行为无因管理行为等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的区别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2.法律行为依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事实行为依法律的规定直接生法律后果。3.法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后果。4.法律行为以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为生效要件;而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5.法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事实行为包括无因管理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和侵权行为等。